步殼印刷玻謫的組成
玻璃是一種由原料加熱成熔融軟態再經冷卻而制成的無定形固體,各構成化學成分之間沒有恒定的比例關系。
主要原料是某些元素的氧化物,例如:SO2、Fe2O3、CaO、Na20、等。這些氧化物可分為三類;一是能獨立形成玻璃網絡,如SO2、B2O3等,
被稱為玻璃生成體氧化物”;二是自身不能形成玻璃態,但能同某些氧化物一起形成網絡,如A12O3V2O等,被稱為“玻璃中間體氧化物”:
三是能使網絡斷裂的氧化物,如Na2O.K0等,被稱為“玻璃網絡多體氧化物”。玻璃各向同性,在受熱時,會從固態慢慢變為黏滯態,其黏度、比熱容、熱膨脹率、
比體積等性質也是連續變化的;其熔融態和固態是可逆的,當溫度降低時又變為固態;在適當的溫度下有析晶的傾向。
玻璃的表面組成與其本體組成有很大差異,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有三點:玻璃成型和退火過程中某些成分自表面蒸發;
在成型過程中各成分按照盡量減小玻璃表面自由能的方向轉移擴散;在其儲存歷程中與周圍環境發生化學變化。
測試表明,鈉、鉀、鈣等元素在2-20m表層中含量比本體中含量低,而0.5-2m表層中其含量不穩定。因為氧化鈉鍵在空氣和水中極易斷裂,
造成黏接力降低,所以玻璃表層中所含的堿離子對于油墨附著是不利的。采用鈉鈣硅酸鹽玻璃預先用強酸處理除去堿離子是提高油墨附者牢度的有效途徑。
由于玻璃表面能較高,即使新制成的玻璃表面遇到空氣也會很快被一層吸附膜所覆蓋使玻璃的表面能降低,從而使潤濕性變差。
另外,吸附膜還使玻璃的斷裂強度降低,所以印刷前應進行適當的表面處理。

步殼印刷玻謫的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