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冊印刷廠的印前流程
每件印刷品的最終呈現都離不開對原稿的理解構思產生設計創意再進行選擇制作、制版、印刷、印后加工等過程。在書籍設計的實踐工作中,整體制作流程如下
前期溝通目標意向(明確設計及印刷要求交接客戶資料→針對原稿進行構思創意(涵蓋封面設計、扉頁設計、內文版式、文字、圖像、創意、拼版、印刷工藝、開本、篇章頁設計);
中期調整→出黑白或彩色樣稿(出版社審稿修改或交客戶返稿修改)→按校正稿修改;后期定稿完成整體設計→再次出樣稿→讓客戶修改簽字,直到定稿→編排制版→細節調整→送交印前打樣、數碼樣稿→調色調圖→藍紙校對→送交印打樣→后期印刷工藝→裝訂發貨本書的物化過程涉及多部門的合作:書籍作者、設計師、紙業公司、出版機構、印刷廠等,具體的規則及方法改進還需要在實踐中學習掌握。
印前圖文信息的處理數字化工作流程是建立在信息數字化的基礎上,對印前、印刷、印后及相關過程中的圖文信息和生產控制信息進行集成管理和控制的系統和技術。印前處理是印刷復制的一個重要工作流程,隨著印刷技術的數字化、網絡化,印前處理的數字化工作流程逐步形成并完善。
印前處理是印刷流程中的前期準備工作印前制作人員對圖文信息處理得好壞,直接影響著最終的印刷效果。在印刷行業,要求從業人熟練掌握計算機印前處理軟件、熟悉印刷工藝的基本工作流程、具有良好的圖文信息的處理能力等,能夠將計算機桌面操作系統和印刷專業技術緊密結合。
印前圖文信息的處理對象主要是針對文字圖形、圖像的質量和版式要求的處理,達到符合輸出的曬版底片或印版。其中對文字的處理主要是確定合適的字體、字號、行距、字距、設計版式上的合理編輯處理等,然后按照印刷要求對文字稿進行版面設計和排版校對。對印前的RGB彩模式的圖像效果校正后需轉換成用于印刷輸出CMYK圖像模式,圖像精度最少為300像素/英寸。黑白的圖片轉成灰度和單色位圖。要確定各專色版是否存在分色錯誤,避免疊印、陷印等制作原因造成輸出錯誤,做到仔細校對各專色版是否存在分色錯誤,保證不會將一個專色指定為分色,或者將分色指定為專色。
由于CMYK顏色空間是符合人們視覺習慣的顏色空間類型,在表示顏色及變化時更容易把握色彩的變化。故一般情況下是在RGB顏色空間中進行圖像色彩的校正及清晰度調整,然后在CMYK顏色空間對圖像進行細微調節圖文信息的存儲格式一般分為:JPEG、TIFF、EPS、PDF格式。因數字印前系統中圖像處理軟件的不同導致了存儲格式也不同,為了利用已有的圖像文件,能夠在不同的軟件中使用,就需要對圖像格式進行轉移。
JPEG格式主要是用于網絡傳輸的圖像壓縮格式,可對圖像進行大幅度的壓縮,最大限度地節約網絡資源,提高傳輸速度
TIFF格式是主要用于打印、印刷輸出的圖像,可具有任何大小的尺寸和分辨率??梢赃M行圖像編輯、作圖及頁面編排,是常用的位圖圖像格式
EPS格式主要用于排版應用軟件和繪圖應用件,它可以同時在一個文件內記錄圖像、圖形和文字,攜帶有關的文字信息。是一種混合圖像格式,也是唯一能夠支持二值圖像模式下透明白色的文件格式,EPS格式是印前系統中最重要的文件格式之一,能夠支持多種圖像模式,如多色調圖像
PDF格式又稱可移植或可攜帶文件格式,具有跨平臺操作的特性,主要是為電子文件的多種輸出目標而制定的,可以作為印前領域通用的文件格式
制作完成的圖文版面文件要交給輸出中心進行菲林或印版制作,在印前輸出時會出現一些錯誤如“文件中缺少字體”“圖像模式不對”“圖像分辨率錯誤”等問題。為避免浪費時間與金錢成本,印前制作人員要既懂設計制作,又熟悉印刷工藝的基本工作流程,掌握印前設計與制作的注意事項
印前輸出除要注意以上幾點外,還要認真核對出血位、拼版、套準規線、裁切線、色標等輸出附屬標記是否添加準確,是否符合客戶的設備、技術、材料等的實際要求。